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

母愛會傷人「如果你給的,都不是孩子想要的,那就不是愛。」by阿部秀雄

母愛會傷人「如果你給的,都不是孩子想要的,那就不是愛。」by阿部秀雄


「如果你給的,都不是孩子想要的,那就不是愛。」by阿部秀雄
文◎日本知名心理諮商師 信田佐代子
孩子必須耗費相當長一段時間才會察覺到自己正被母親所吞噬,因為被母親吞噬的狀態就是被「母愛」包圍,由於孩子們也深愛著母親,因此無法脫離這種狀態。
身為犧牲者及被害者的母親,則不斷地誦唱著「都是為你好」,因此孩子才會認定母親是為了自己而被害。就這樣,母親那自我犧牲的態度,喚醒了藏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且毫無理由的罪惡感。他們只能夠對母親心懷罪惡感;至於憤怒、壓抑及憎恨等情緒則是一大禁忌。因此,別說是想從被吞噬的狀態逃脫出來,他們根本連「逃脫」這二個字想都不敢想。
所謂的犧牲者與被害者,是指自己的權利遭到侵害的無辜者。而無辜=清白,母親因此獲得了身為犧牲者的正當性。同時,其正當性被認同的程度,與被剝奪權利的程度成正比。當母親吃的苦愈多,就愈凸顯母親的正當性;至於完全掉進陷阱裡被母親吞噬的孩子,恐怕會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吧。 他們認為,母親的不幸、自我犧牲的人生並沒有錯,錯在讓母親成為犧牲者的自己。
在這種自責的想法之下,使得他們早在一開始時就打消了抵抗、逃脫的念頭;就算他們想抵抗,也會認為這是種不正當的手段,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正當的根據來對抗為自己做出犧牲的母親。這世上沒有任何正義能夠超越母親成為不幸的犧牲者,因此否定母親就代表否定正義。 換個角度來說,否定正義也就等於否定自己。由於孩子們抵抗的嫩芽早在一開始時就被摘掉了,因此儘管他們再怎麼掙扎,也無法從「母親是對的」的陷阱中逃脫。這就是(被迫)與母親融為一體的孩子的模樣。 話說回來,母親真的是自我犧牲嗎?
我會這麼問是有原因的。倘若母親是真的(我並不想使用這種語氣,而是為了強調這很虛偽才使用)自我犧牲的話,就不會壓制孩子的他者性。在「並非為了自己的慾望」的虛偽前提下,母親壓制並且抹煞可能違反她們慾望的孩子的他者性,因為孩子對不存在的東西不可能做出背叛的舉動。母親避開了抵抗、背叛與反抗等因素,為了能夠隨心所欲地操控孩子按照自己的慾望行事,她們沈溺在展現出自我犧牲的演技。不過,母親的演技並非自覺性、有意識性,而是在詮釋自我犧牲的痛苦中參雜著一半陶醉感,因此很難識破她們的演技。
「日子雖然很痛苦,卻一點也不快樂。」這種想法,成了母親們的隱身衣。母親們公然品嚐快樂滋味,是社會上與丈夫所不能容許的行為。儘管母親在家庭這個狹小的隔離地帶品嚐快樂,變成了一種被允許的溫情及恩寵,不過基本上她們的阻礙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。果真如此,那就不難理解母性為何帶有自我犧牲性質了。 「媽媽的事不重要,只要你過的幸福就好。」在這句充滿自我犧牲的發言背後,確實隱含著慾望。
反過來說,這句話也可以證明,惟有表現出自我犧牲的態度才夠實現母親的慾望。因此母親的自我犧牲,是唯一被認可的實現慾望的手段。而其慾望只能夠集中在孩子的身上。 母性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所建構的概念,同時母性也運用在維持構成國家的單位上,也就是家庭,自覺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。母性=正義=自我犧牲這一圖式,對丈夫而言是方便的藉口,對社會整體而言也是最後的安全網。不光是如此,將此一圖式予以內化的母親們,也害怕這個自明性會發生動搖。因為一旦出現動搖,就會威脅到她們的身份。
站在孩子的立場看來,他們的周遭就像是充斥著對自我犧牲的母性的讚揚聲。 通常會威脅自己的存在,他們的外表看起來總是特別可怕。然而,由於母親深信自己的母性信仰以及無過失性,因而顯得純真無邪。所謂抵抗,必須受到抵抗對象的惡意、敵意以及自覺性的加害,不過母親卻融合了無盡的善意與純真無邪,同時也充滿了「毫無疑問」的正確性。因此,母親那落差極大、近乎異文化的斷絕,剝奪了孩子的力量。之後,孩子在理解到無法抵抗之時,迎面襲擊而來的卻是深不見底、彷彿無底沼澤般的無力感。
讀到這裡,假使各位讀者們站在守墓女兒的立場來看,說不定會看不到一絲希望;倘若是站在母親的立場來看,或許會覺得自己正遭到意想不到的指責,有一股無從發洩內心陰暗的感覺襲上心頭(我希望各位能夠感覺到)。 我是一個心理諮商師。我的職責,就是探索問題將來的後續。不管再怎麼微小也好,我都希望讀者能夠看到一絲希望的餘暉。同時,這也是充滿實踐性與現實性的希望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